学院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 “生‘机’彭水,‘械’手共进”基层服务践行团高谷镇三下乡实践活动

为助力乡村振兴,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,7月15至17日,机械工程学院“生‘机’彭水,‘械’手共进”基层服务践行团联合彭水自治县高谷镇工作人员,在高谷镇兴隆村开展实践活动,通过多元举措赋能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。

7月15日:解码苗族文化,传递温暖关怀

实践首日,团队聚焦“脚步丈量,倾听心声”,团队成员于兴隆苗寨外的民俗文化宣传浮雕上大致了解了苗族婚俗、杀年猪和上刀山等特色文化,同时也在文化宣传涂鸦墙上见识到吃刨汤、泉药和苗族服饰等特色。团队成员细致观察,以海纳百川之姿学习其他民族文化。

下午在“志愿同行,爱润心田”主题志愿服务实践中,实践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,以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为纽带,深入彭水志愿行动。实践团帮助廖秀成一家前往山坡放牛。途中经过了崎岖的山路,见证了大山的葱葱郁郁与鸟语蝉鸣。在情感关怀层面,志愿者通过结构化访谈形式,深度记录老年群体的生命故事与情感诉求,有效缓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感;在生活帮扶领域,团队完成卫生死角清理等基础服务;面对数字技术普及难题,实践团精心设计“智能生活赋能计划”,开展“一对一”手机应用培训,重点突破视频通讯等高频生活场景的技术壁垒。

“这些年轻人做事有条理、有耐心,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生活难题。”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在反馈中如是评价。不仅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,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效能的责任担当,为探索乡村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实践样本。

7月16日:守护乡村安宁,追忆峥嵘岁月

7月16日,“苗乡红韵,赤心长铭”——追忆峥嵘岁月活动启动。实践团深入苗岭山间村寨,寻访苗族革命老人与老党员,围坐倾听他们讲述抗洪故事与参与家乡建设的艰辛历程。通过挖掘独特的红色历史片段,成员们深刻感悟到苗族同胞与党同心、投身革命与建设的深厚情怀,在送上慰问的同时,将红色精神的传承融入乡村实地走访中。

下午,团队兵分两路开展活动,“未雨绸缪,杜渐防萌”——守护乡村安宁活动顺利推进。实践团联合村委会,由选拔培训后的宣讲员开展反诈防骗宣讲。宣讲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,用通俗语言解析冒充公检法、网络刷单等诈骗手段,穿插“情景判断”互动环节,村民参与热情高涨;答疑环节中,成员针对村民提出的可疑情况逐一剖析,提供专业防范建议,有效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反诈意识。

7月17日:弘扬工业精神,总结思远启新

活动最后一日上午,“工魂熠熠,逐梦新程”活动中,团队在高古镇小朋友带来工业精神科普:通过工业发展小故事与趣味动画,讲解艰苦奋斗、创新创造等核心要素;组织筷子桥搭建、气球反冲车制作等实践活动,引导小朋友展示成果、分享感悟,带动家长关注工业知识,推动乡村科普文化建设。

下午召开总结会议。成员们积极分享实践收获,从科普课堂到乡村调研,从文化传承到志愿服务,在交流中梳理经验、反思不足,提出丰富活动形式、优化互动环节等改进建议。

负责人蒋杉凤总结指出,此次活动是精神与实践的双重历练,让团队深刻领悟责任担当。未来将采纳成员建议,创新活动模式,深化工业文化传播,提升志愿服务温度,以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
此次三下乡活动,重工商大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需求,在文化传承、安全守护、红色教育、科普推广与生活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。活动不仅为高古镇兴隆苗寨的文化振兴与民生改善注入活力,更让参与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,实现了“在实践中学习,在服务中成长”的目标,为校地协同助力乡村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。

上一条: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“械动青春 智启新程”实践团开展“逐梦乡野,户外拓展”活动

下一条: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“生‘机’彭水,‘械’手共进”基层服务践行团赴彭水县科普工业精神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