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梦工厂
您所在的位置: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机械梦工厂 >> 机械之星 >> 正文

【寻访身边的美】陈子贤: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—我的科研长跑路

陈子贤,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研究生。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,本人二作发表学术论文5篇,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《Chaos Solitons & Fractals》1篇;中国科学院二区期刊《Nonlinear Dynamics》1篇;中国科学院三区期刊2篇;EI国际会议“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(ICMLC 2023)”1篇;获批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“创新型科研项目”1项;并多次参与导师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;在学业方面获得两次一等学业奖学金、一次二等学业奖学金、以及优秀研究生、优秀毕业研究生标兵等荣誉。

1. 学术是长跑,坚持比天赋更重要

在重庆工商大学的七年时光里,我深刻体会到,科研之路如同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——充满未知与挑战,但每一步探索都能让未来更清晰。发表论文、参与项目看似光鲜,背后却是无数个深夜的推演与失败。我曾因模型仿真结果反复波动而焦虑,也曾在会议前为英文汇报彻夜练习。但正是这些“笨功夫”,让我逐渐学会在不确定性中沉淀思考。记住,科研没有捷径,但每一步努力都会让答案更接近。

为了拓展国际视野,我在调试控制算法的间隙系统背诵雅思词汇,利用实验数据等待的碎片时间练习口语。经过持续努力,最终以雅思6.5分的成绩成功获得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——阿德莱德大学(QS:第89位)的博士项目申请资格,并提交了入学申请。

2. 团队的力量,远大于一个人的孤勇

科研之路从来不是单打独斗。智慧无人系统实验室里,导师的指导帮助我们把握方向,同门的讨论总能激发新的思考。日常的组会交流、实验协作,让我们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成长。这些经历让我明白:真正的科研智慧,既在于独立的探索,更在于开放的交流与互信的协作。

3. 保持热爱,让理想有温度

有人问我为何选择控制领域?答案很简单:我着迷于“让复杂系统听话”的成就感。无论是机械臂精准抓取,还是无人机稳定飞行,背后都是控制理论的魅力。找到你愿意为之熬夜的课题,让热爱成为坚持的动力,科研就不再是负担,而是探索未知的冒险。

学长寄语:

“在确定性中积累底气,在不确定性中修炼勇气。”愿你们既能脚踏实地深耕专业,也能仰望星空敢于创新。相信时间的力量,每一份努力终将汇成属于自己的答案。

下一条:【寻访身边的美】科研新星彭云川:以创新为笔,书写青春华章—记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优秀研究生彭云川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