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“齿轮传薪火,匠心暖人心”实践团开展 “致敬抗战英雄”座谈会

2025年7月17日上午9点30分至10点30分,机械工程学院“齿轮传薪火,匠心暖人心”实践团的10名同学,在重庆江津区先锋镇椒乡村抗美援朝老兵杨爷爷家中,开展了 “致敬抗战英雄” 座谈会。这场在 “家园焕新” 行动之后的座谈,以 “听英雄讲故事,传红色基因”为核心,用1小时的深度交流,让同学们触摸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温度。

家园焕新后座谈开启,预设话题挖掘红色记忆

经过前期 “家园焕新” 行动,杨老爷爷的客厅已变得整洁明亮:擦拭干净的旧木桌摆在中央,桌上的军功章在阳光下泛着光,墙角的书架整齐排列着各类书籍。老人特意带上了勋章,胸前的勋章明亮耀眼。实践团的同学们围坐在老人身边,手里拿着笔记本,期待着聆听那段尘封的记忆。此次座谈并非单向的 “听故事”,而是提前根据老人的经历梳理了 “战役记忆”“战地生活”“退伍初心” 三个话题方向,深入挖掘有传承意义的故事。

老兵讲述战斗经历,话语间彰显英雄本色

老人拿起桌上的军功章,指腹轻轻摩挲着上面的五角星,打开了话匣子。当时他扑在战友身上,后背被弹片划伤,至今留有疤痕。“不是不害怕,是想着身后就是祖国,不能退。” 老人的声音不高,却让在场的同学们红了眼眶。

老兵讲述战斗经历,话语间彰显英雄本色

在 “战地生活” 环节,同学们提前准备的 “老物件” 成了最好的话题引子。实践团成员陈长澔提前准备了自己外公的退伍证照片,让老人很有共鸣,轻声念起了提前准备的红色家书节选,用文字的温度化解了瞬间的沉重。

座谈收获珍贵感动,实现跨代精神对话

座谈接近尾声时,1 小时的座谈,同学们记录下 3000 余字的口述素材,更收获了比文字更珍贵的感动。实践团成员布威同学说:“老人说‘英雄不是不怕,是怕也要向前’,这句话比任何教科书都有力量。” 老人则拉着同学们的手:“你们愿意听这些老故事,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尊重。” 这场座谈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,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 —— 英雄的故事在讲述中传承,红色的基因在交流中延续。

上一条: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暑期“萤火筑梦,科慧乡村”实践团:对话非遗传承人徐中海,聆听工匠精神

下一条: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学工程学院“齿轮传薪火,匠心暖人心” 实践团开展筷子搭桥趣味实践活动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