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缓解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“看护难”问题,将传统艺术教育融入公益托管服务,7月17日,机械工程学院“爱心托管护成长,机械赋能筑童梦”社会实践团联合重庆市北碚区龙门社区成功开展“童心折纸”公益课堂,以玉兰花折纸为载体,为社区儿童带来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艺术启蒙体验。
公益托管护成长,折纸艺术润童心

聚焦社区暑期儿童托管需求,实践团将“爱心托管”服务与传统折纸艺术深度结合,为15名儿童提供安全看护与艺术教育双重支持。活动伊始,团队成员通过严格的组织管理确保课堂有序开展,分发五彩纸张等材料,以精美折纸玉兰花样品激发儿童兴趣,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艺术实践。
课堂上,团队成员以“基础折叠—花瓣塑形—创意装饰”为教学主线,用通俗语言分步讲解米字格折叠等关键技巧,对操作困难的儿童进行手把手指导。有的孩子在成员辅助下完成首个完美花瓣时,笑容灿烂动人,展现出艺术实践带来的成就感。这种“托管+教育”模式,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,又让孩子们在安全环境中感受折纸艺术的魅力。
指尖巧折玉兰,童心绽放创意

课堂现场创意涌动,孩子们在掌握基础技法后充分发挥想象,让折纸作品焕发独特个性。一个小朋友在玉兰花上绘制笑脸,将其命名为“开心花”,引发集体创作热潮:有的孩子为花瓣添加彩虹条纹,有的用彩笔在花心点缀星星,使每朵纸艺玉兰都成为独一无二的“专属作品”。
教学中穿插的趣味互动深化了活动内涵。成员以“玉兰花语”为题发起讨论,孩子们踊跃抢答,在互动中了解到玉兰花象征纯洁、感恩的文化寓意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孩子们在掌握折纸技能的同时,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。
美育德育融合,赓续美育薪火

此次活动是实践团依托校社联动平台落实公益服务的具体实践。未来,团队将持续深化“爱心托管+艺术启蒙”模式,结合机械工程学科特色设计更多元化活动,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儿童成长需求精准对接,让传统艺术之美持续滋养童心,为基层美育工作注入青春力量。
一张张彩纸在指尖翻飞,折出的不仅是形态各异的玉兰,更是儿童对美的感知与创造能力。实践团以折纸为桥,让美育扎根童心,为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增添了明亮色彩,也彰显了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基层、赋能成长中的积极作用。
刘静 |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9日 23:09 |
浏览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