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“爱心托管护成长,机械赋能筑童梦”实践团科普课堂

为扎实推进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工作,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落地,同时精准破解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子女“看护难”现实问题,7月17日,机械工程学院“爱心托管护成长,机械赋能筑童梦”社会实践团深入北碚区龙门社区,依托趣味互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活动形式,有效激发了少年儿童对科学探索的主动意识与思辨能力。

科普课堂见实效,寓教于乐启思维

上午10点,“工魂启智”机械原理科普工坊活动在热烈有序的氛围中正式启动。实践团成员率以“书本拔河”互动实验为切入点,通过将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后并邀请小朋友尝试分离。通过这一直观可感的操作,生动展现了摩擦力的物理特性,迅速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,大家踊跃举手分享实验发现,现场气氛活跃。

在互动交流环节,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结合生活实际,思考摩檫力的应用场景。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:“走路时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力能让我们保持平衡!”,随后,其他孩子也纷纷举例,如汽车轮胎纹路增强摩擦力、自行车刹车利用摩擦力减速等。成员们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,系统讲解摩擦力的科学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价值,为孩子们后续物理学奠定坚实基础。

动手实践促创新,机械赋能筑童梦

活动进入实践体验阶段,实践团成员通过齿轮模型,以“齿轮如伙伴手拉手转动”等形象化表述,配合模型动态演示,向孩子们清晰讲解齿轮传动原理。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方式,让抽象的机械知识变得通俗易懂,赢得孩子们的阵阵掌声。随后成员展示了利用雪糕棒、吸管、瓶盖等日常废弃物制作的橡胶动力小车成品,并详细讲解了橡皮筋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科学原理。孩子们全神贯注,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,每位小朋友化身为“小小工程师”,亲手制作橡胶动力小车。从组装车架到调试橡皮筋松紧度,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现场咨询声此起彼伏。当第一辆自制小车成功行驶时,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,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。孩子们手捧自制作品,成就感溢于言表。此次实践不仅让青少年理解能量转换的科学逻辑,更在其心中植入工程创造的萌芽。

科学种子播心田,筑梦成长向未来

本次“探索科学奥秘,点亮智慧之光”科普活动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。许多孩子仍围绕在实践团成员身边,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询问后续活动安排。“我要回家尝试改进小车设计!”一位小朋友充满期待地说道,充分展现了活动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激发效果。

龙门社区负责人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,表示此类科普托管活动不仅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现实难题,还为青少年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,真正实现了“托管有温度、成长有收获”的服务目标。实践团队长张红鸣总结道:“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,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播撒科学种子,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、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,为落实教育强国战略、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贡献力量。”

上一条: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“爱心托管护成长,机械赋能筑童梦”实践团:红色文化宣传

下一条:【2025暑期三下乡】机械工程学院“爱心托管护成长,机械赋筑童梦”实践团:艺术课堂

关闭